著名Blogger張愛玲遺物

張愛玲遺產監管人、著名博客(Blogger)宋以朗(Roland Soong)上周在香港大學圖書館發表題為「閱讀張愛玲———三十事、物、情」的演講,透過展示張愛玲的多封通信、一些未完成的作品草稿和遺物照片等,細述宋以朗的雙親和張愛玲超過40年的友情。

父母與張愛玲逾40載情誼

宋以朗當晚展示的一些物品,曾在港大圖書館最近的「張愛玲的香港傳奇」展覽(已閉幕)展出。展覽回顧了張愛玲在1939-41年間在港大讀書時期對她後來創作的影響。展覽提出的觀點認為,這段在港大的時期對張愛玲的影響很深。看過張愛玲小說的人大概都會發現,她不少作品都提及香港,或以香港為背景。電影《色,戒》的原著短篇就是一個例子。

宋以朗家裏藏大量張愛玲與他父母宋淇和宋鄺文美的通信,在演講時他說大概有400封,但只集中在1977-82年和1987-95年兩段時期。張愛玲自己在《對照記》中也曾說散失了不少東西︰

「三搬當一燒」,我搬家的次數太多,平時也就「丟三臘四」的,一累了精神渙散,越是怕丟的東西越是要丟。倖存的老照片就都收入全集內,藉此保存。

然而,在1110日,宋以朗在他著名網誌(東南西北,EastSouthWestNorth Blog)透露,在張愛玲遺物中再找到一整箱信件,年期是1983-86年和1962-76年。當天他還沒有數清楚有多少,但數目一定很多。相信這應該是非常重要的補遺。

宋以朗很低調,沒因為自己是一代文學名家的遺產監管人而自覺了不起。對他而言,追溯張愛玲的往事,就如重述他父母的往事與他的童年,是個人尋索的過程多於嚴肅的文學歷史考證。

據宋以朗說,宋鄺文美是在1952年在香港美國新聞處工作時認識張愛玲,由此開始了幾十年的交往。宋以朗的父母與張愛玲只是1952-55年間、1961-62年曾經相聚,之後就是只靠魚雁傳音信。

本身是文學評論家的宋淇在事業上曾多次幫助張愛玲,但宋以朗那天晚上的演講,沒有強調他父親如何幫助張愛玲。他談的多是生活瑣事,很有親切感,初時可能覺得沒有甚麼特別,但細聽下去,就發現當中的情誼和韻味。宋以朗的Blog,專門翻譯有關中國的消息和文章,從不加入自己的評論,但吸引了很多報道中國新聞的中外記者每天瀏覽。他講張愛玲時的風格也一樣,淡淡的說事實,箇中意義,任由聽的人自己去想。

Leaning towards把珍藏交港大

宋以朗說過,不知應把張愛玲的遺物交給誰保管。笑說港大常常找他,可能是有意圖!翌日他在網誌透露,傾向(leaning towards)把檔案資料交給港大︰

Without their persistence and energy, none of this could happen (both the exhibit and the talk). I have not informed them yet, but I am leaning towards depositing the archival materials at their university on account of these happenings (since nobody has even bothered to contact me at all).

這裏的"their""them"是指港大的新聞與傳媒中心(Journalism and Media Studies Centre)"their university"就是指港大了。原來從來沒有人接觸過他(nobody has even bothered to contact me at all),港大的"persistence and energy"(堅毅和魄力),不但成就了一個展覽,還可能為大學圖書館館藏帶來無價的文學史料。

林仕功 從事新聞與傳訊工作多年,先後於香港及國際傳媒機構任職,現為公共事務顧問。